产能受限配套缺位 本土企业或坐失新能源车红利
日期:2014-08-21 16:18
,这一项目将于明年5月正式投产,未来,其生产的电池能量密度将提升50%,而成本则会进一步降低。
这将给国内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压力。由于对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国内部分动力电池企业都选择利用专利购买的方式进行生产,而在规模尚难提升的大背景下,带来的成本压力与上述跨国企业相比,自然不容小视。由此,外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很有可能占据市场主动地位。据杨朴宇介绍,从目前来看,包括上汽荣威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生产企业,都有自己的电池供应体系,而北汽则是选择国外的电池生产厂商进行配套,江淮与国轩合作,其余的生产厂
8/16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
返回 |  刷新 |  WAP首页 |  网页版  | 登录
08/23 04:04